智能穿戴設備在移動醫療領域的應用
面對銷售持續萎靡不振,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公司仍在努力尋找下一個風口。隨著全球人口老化,醫療成本不斷攀升,多位業內人士指出,智能穿戴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可能是下一個風口。
今年3月初,Fitbit又宣布推出新一代產品AltaHR,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添加了即時測心率的功能并增加了新的“SleepStages”睡眠監測功能。據悉,該款新產品于4月初正式上市,售價大約為150美元。
著眼當下,從醫療和健康行業的發展來看,可穿戴醫療設備潛力巨大。根據瑞士公司Soreon研究預測,到2020年智能可穿戴設備能幫助挽救130萬人的生命,挽救人數主要來自于在醫院監測使用的可穿戴設備減少的死亡率。可穿戴設備從體征信息、健康管理以及疾病診治方面分三等,能讓更多人獲益。
隨著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,智能穿戴設備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,大量國內外IT技術領域的領先企業及中小型創新企業、創業者、投資者紛紛投入到可穿戴醫療設備領域。數據顯示,中國移動醫療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已由2014年的22億元發展到2016年的228億,預計2017年將達300億人民幣,市場潛力巨大。
目前,市面上已經出現多款可穿戴醫療產品。例如,針對乳腺癌患者或高危人群設計的“給藥文胸”,是在其罩杯中包含他莫昔芬微膠囊泡沫。另外,還有谷歌正在研發的一款內含測量眼淚中血糖水平傳感器的隱形鏡;蘋果試圖將無感知血液檢測技術應用到可穿戴智能設備上。此外,還有仍在研發過程中的可穿戴交變電場治療腦瘤、電離子透入療法治療頭痛等。
而在慢病管理中,可穿戴設備也大有用武之地。持續跟蹤患者的后續治療,醫生可以動態評價藥物的療效,及時跟蹤患者的康復進展情況,發現潛在的風險因素。并且對暫時無法痊愈的疾病,如糖尿病進行飲食控制和血糖監控。還有些疾病復發概率高,如心臟病,需要時時監測,及時復查以免病情突變,可穿戴設備會為其全面監測提供更多保障。
“移動醫療將可能顛覆傳統醫療方式,互聯網+醫療工具有可能像uber、滴滴打車以及Airbnb,改變人類對一件事情的行為。可穿戴醫療器材可以治療、診斷與復健,隨著智能手機的逐漸普及,與手機結合的醫療器材將會更多。
相關資訊
同類文章排行
- 《防毒面具軟膠選材揭秘:硅膠與TPE憑何成主流,優勢各在哪?》
- 《揭秘醫療腳輪“環保無聲”奧秘,對比TPE、TPR、TPU腳輪料特性》
- 《中國這款獨特自行車:TPE輪胎免充氣,環保輕量且性能優》
- 《成人用品材料大揭秘:PVC、硅膠與TPE優劣對比,TPE憑性能優勢崛起》
- 《TPE材料:汽車配件的“全能選手”,優勢大揭秘!》
- 《雙色注塑包覆新探索:TPE軟膠包覆軟膠的材料搭配與應用實例》
- 《成人用品TPE/TPR超軟料制作難題剖析:選油、配方、工藝與設備要點》
- 《雙色注塑新視角:軟膠包覆軟膠的獨特應用與選材原則》
- 《TPE、TPR汽車應用氣味受關注,一文了解VOC問題與減味方法》
- 《揭秘透明 TPE 材料:特性多元、用途廣泛,環保又實用》
最新資訊文章
您的瀏覽歷史
